流星雨目视标准化观测一般简称“标观”,是指按照国际流星组织 IMO 说明的一套方法对流星/流星雨进行观测并形成数据的天文观测活动。[1]流星雨标观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业余爱好者充分参与的严肃的天文学研究项目之一。以下仅记录基本的观测要点和数据整理方法。
简单说明
目视观测指使用肉眼进行流星观测,最简单的观测方法是对看到的流星计数,并对计数情况进行记录。计数时需要判断该流星是否属于某一(通常是观测目标)流星雨的群内流星。[2]采用计数观测时,在 IMO 的流星雨观测记录上报表中应该填写观测方式为 C.
观测内容
进行流星雨标观时至少需要记录这些内容:观测开始的时间(注意时区)、观测地点的经纬度、视野中心天区位置、极限星等[4]、视野遮挡率;
对于看到的每一颗流星,至少需要记录:是否属于某一流星群、星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记录其轨迹、颜色、速度、是否有余迹等信息;
观测时注意事项
- 不论他人的极限星等和视野遮挡等环境条件如何,坚持自己的数据
- 自己没有看到的流星不记录,别人看到的流星不在自己视野时不去看
- 视野遮挡率和极限星等的每次变化都需记录下来,上报数据时以此为时间段分割依据,没有明显变化也应每隔15分钟左右进行一次确认
- 尽量降低更换视野中心天区的频率
视野中心尽量选择地平高度50°~70°的区域[3]
视野中心最好离开辐射点20°~40°距离[3]
数据处理方法
Ref
[1]. 流星的IMO正式观测方法简介-天文在线(存档)
[2]. Visual Meteor Observation